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南宁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工程(玉洞-西津)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 发布时间:2012-03-16
  • 信息来源:南宁轨道公司
  • 作者:南宁轨道公司
  •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南宁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工程(玉洞-西津)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一、项目概况

1、线路走向

南宁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工程(玉洞-西津)(以下简称“二号线”)位于南宁市市区内,线路主要沿南宁市南北轴线最重要的交通走廊布设,以玉洞站为起点,沿银海大道、星光大道向北行进,下穿邕江后转至沿朝阳路、友爱路、安吉大道继续北行,至终点站西津站。

工程线路走向见示意图。

2、主要技术标准

(1)正线数目:双线

(2)最高行车速度:80km/h

(3)轨距:1435mm

(4)最小平面曲线半径

正线:一般地段300m,困难地段250m

辅助线:一般地段200m,困难地段≥150m

(5)最大坡度

正线:一般地段30‰,困难地段35‰

(6)竖曲线半径

区间:5000m

车站端部:3000m

3、主要工程内容

工程正线线路长度21.0km,其中地下线17.3km,高架线3.3km,敞口段0.4km。综合基地出入线0.6km。

工程全线共设车站16座,其中地下站13座,高架站3座,共设6座车站与其他线路换乘。在安吉设置综合基地,承担一、二、四号线车辆大修任务。在秀厢大道与秀灵路交叉口、金凯路与星光大道交叉口设置2座主变电站;一、二号线共用一个控制中心,设于在建一号线的控制中心内。

工程永久占地44.07hm2,临时占地26.04hm2;工程填方115.3万m3,挖方249.1万m3,挖方远大于填方。工程将拆迁建筑物10.3万m2,拆迁居民一般采取货币补偿、就近安置的方式。

本工程投资估算总额120.64亿元,技术经济指标5.74亿元/公里。工程计划于2012年12月开工建设,2017年10月建成试运营,建设工期4年10个月。

 

表1                      项目拟设车站简表

 

序号

 

 

站间距

车站形式

车站结构

车站位置

备注

1

玉洞

YAK20+940

1150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两层

建业路南侧的银海大道上

 

2

金象

YAK22+090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两层

金地花园东侧的银海大道上

 

1260

3

石子塘

YAK23+350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两层

银海大道与城北路的路口南侧

 

1410

4

大沙田

YAK24+760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两层

银海大道与五象大道路口

 

1025

5

五象大道

YAK25+785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两层

银海大道与五象大道路口

与四号线换乘

885

6

江南客运站

YAK26+670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三层

星光大道与金凯路的路口南侧

 

1563

7

白沙大道

YAK28+233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两层

星光大道与白沙大道路口

 

1512

8

福建园

YAK29+745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两层

星光大道与福建路的路口

与六号线换乘

1002

9

体育馆

YAK30+747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三层

自治区体育局正门的星光大道上

 

1843

10

朝阳广场

YAK32+590.20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四层

朝阳路与新华街路口南侧

与一、七号线换乘

951

11

火车站

YAK33+541.37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三层

火车站站前广场

与一号线换乘

1901

12

友爱

YAK35+442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两层

明秀路与友爱路的路口

与五号线换乘

1631

13

秀厢

YAK37+073

地下车站

地下岛式两层

友爱路与秀厢大道路口

 

1685

14

苏卢

YAK38+758

高架车站

高架侧式三层

位于安吉大道与创新路的路口

 

1180

15

安吉客运站

YAK39+938

高架车站

高架侧式三层

汽车安吉客运站附近

与三号线换乘

1372

16

西津

YAK41+310

高架车站

高架侧式三层

西津村西侧的安吉大道上

 

 

二、工程的环境影响及缓解措施

1、工程可行性及与规划相容性、方案比选

    (1)工程可行性及与规划相容性

二号线工程的建设,将成为优化南宁市城市结构布局的重要轨道交通骨干线和公交骨架线,有利于促进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布局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的实施,从而引导城市向规划的发展轴方向拓展,加速城市外围区域和组团的建设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南宁市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程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减少地面交通污染,工程建设具有环境合理性。

本工程沿线没有穿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线路以隧道方式穿越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冬泳亭的建设控制地带,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以南文函[2011]60号文《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关于做好南宁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工程沿线文物保护工作的函复》同意了本工程从地下穿过上述文物保护单位的线路方案。

(2)局部方案比选

工程对玉洞~福建园段进行了高架、部分高架和地下方案比较。高架方案未执行规划环评的意见,不符合规划环评的要求,部分高架方案和地下方案相比较,地下方案从景观影响、噪声影响等轨道交通类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方面,相比部分高架方案有较大优势,可满足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设计和环评均推荐地下方案。

苏卢~西津段为高架段,为减少对道路西侧高压线的影响,对高架段路中与路东侧的方案进行比较。两方案均执行规划环评的意见,符合规划环评的要求,路中方案和侧方案相比较,路东侧方案距离噪声振动敏感点更近,噪声振动影响更大,且拆迁量较大,影响居民生活,路中方案在这方面有较大优势,采取相应措施后可满足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设计和环评均推荐路中方案。

(3)规划环评意见的落实情况

本工程在设计、环评过程中充分互动,从环境保护角度采取了合理的敷设方式,根据环境保护部《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中关于本项目“2号线亭洪路南至江南客运站,建议调整为地下线。”本次设计已将本段改为地下线形式,落实了规划环评提出的线路优化意见。

同时,根据南宁市银海大道、星光大道周边设施情况、道路交通情况和环境功能区规划情况,进一步优化了线路方案,本次设计将沿线开发已相对成熟玉洞至江南客运站工程由高架线工程调整为地下线工程,虽然投资和施工难度有所增加,但可解决噪声影响、经过冲突等环境问题,从环境保护角度讲,上述方案调整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2、生态环境

(1)生态环境现状

南宁轨道交通二号线评价范围形成了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城市生态系统,多为人工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较高,具有相对稳定性及功能完整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道路两侧绿化较高,区域内没有大型野生动物,现存动植物主要是人类控制下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被保留和发展的物种。

本工程位于南宁市城区内,沿线没有穿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工程涉及部分古树,设计中已采取绕避措施。

(2)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对区域植被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高架线范围内,由踏勘资料可知,安吉大道两侧绿化带以大型乔木为主,道路绿化隔离带以小乔木、灌木为主。高架线主要沿安吉大道中间敷设,工程对植被的影响区位道路中间绿化带,工程建设对道路既有主要乔木构成基本无影响。鉴于工程扰动植被特点,本次评价要求,对工程扰动区植被应先进行异地移植保护,工程建设部门应与南宁市园林管理部门进行衔接,将移植植物作为下一阶段工程绿化或其他区域绿化树种。

经南宁市园林管理局现场配合踏勘,对二号线线路沿线古树名木进行核查,工程沿线临近古树6株,二号线工程建设、运营可能对上述名木古树产生影响。 

工程永久占地主要以城市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为主,由于占用的农用地面积相对较少,对该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影响轻微。临时占地主要以既有道路为主,主要为取弃土场、施工场地和营地所占。本项目建设虽然占用了南宁市一定的土地资源,但相对于城市地面交通建设而言,占地数量较小,并且在城市土地规划范围之内。因此工程建设对区域土地利用影响较小,项目充分地利用了城市空间和地域,使其沿线土地利用价值大增,因此南宁市土地资源不会成为本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相反还可节约大量的土地。

本工程经过土石方平衡后,需要弃土133.9万m3,设计单位通过与南宁市渣土管理部门和弃渣消纳场所在地当地政府的充分协商,本工程的弃方考虑弃于清秀区的市政弃渣消纳场。

线路所经地区大部分由城市人工建筑、道路等共同组成,呈现典型的城市生态景观。沿线分布有大量的居住区、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大型公共设施、科教单位等功能缀块。本工程主要以地下线形式(82.9%)通过城市主城区,最大程度减少了对沿线各功能缀块的分隔,不会因此增加城市景观的破碎性。同时由于轨道与地面交通廊道无交叉干扰,加之大运量、快捷、舒适、准点的特点,在自身廊道通畅的同时,还可吸引大量地面人流,缓解地面道路廊道的堵塞现象。

(3)城市生态保护措施

工程涉及部分古树,设计中已采取绕避措施。根据南宁市园林管理局“关于南宁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工程建设需对一些古树采取保护措施的函”[2011]63号文相关内容:线路建设期间,南宁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应于施工期前一个月通知南宁市园林局,并于施工前在树池周围设立隔离防护栏,防止施工车辆、器材的刮碰,施工材料、土方不能堆积在古树附近。

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其他古树采取保护措施,在树池周围设立隔离保护栏,防治施工车辆、器材的刮碰,必要时设置支撑柱,以防施工中因地下环境改变可能导致树体倾斜等。同时,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必须每半月检查古树的生长状况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对沿线各站出入口及风亭进行特意景观设计,设计时应考虑与周围人文景观的协调。对于桥墩广告牌,采用灯箱形式,广告色彩应与轻轨色彩及灯饰相协调,同时广告牌不宜连续布置。

沿线只要是裸露地面的部分,除自身的造型、色彩、灯光装饰效果外,还要注意环境的绿化美化。在线路铺设范围内,要划出一定的绿地。绿化应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方式。各种植物栽成大的色块,由此组成一条具有季相变化、色彩丰富的绿色长廓。

营运期加强绿化管理,确保绿地系统的稳定。

3、声环境

(1)环境保护目标

本次评价共布设监测点33个,其中风亭(冷却塔)评价范围内共21个,高架段评价范围内共12个。

(2)环境现状

本工程的风亭、冷却塔基本位于城市主干道旁,除南宁市江岭医院和3处学校为2类区外,均处于4类区范围内,现状声环境质量较差。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风亭、冷却塔处为昼间58.4~74.6dB(A),夜间57.5~66.8 dB(A)。4类区内17个监测点中,9处昼间超标,超标量为0.4~4.6 dB(A),超标率为41.7%,17处敏感点夜间均超标,超标量为2.5~10.9 dB(A),超标率为100%。2类区内4个敏感点,3处昼间均超标,超标量为10.3~14.0dB(A),超标率为75%,3处敏感点夜间无住宿,1处敏感点夜间超标,超标量为16.8dB(A),超标率为25%。

由于高架线路主要沿安吉大道行进,该路段为南宁市南北交通干线,交通流量较大,线路两侧敏感点主要受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评价范围内声环境现状质量较差,环境噪声现状超标严重。地面段噪声现状监测值为昼间55.0~73.5dB(A),夜间48.7~66.8dB(A),4类区内7个敏感点中,2处昼间超标,7处敏感点夜间均超标。3类区内2个敏感点,昼间噪声现状监测值均达标,夜间均超标。2类区内7个敏感点,7处昼间均超标,3处敏感点夜间无住宿,4处敏感点夜间均超标。

(3)主要环境影响

1)风亭、冷却塔

评价区域为4类区范围内敏感点17处,在空调期内,风亭、冷却塔噪声预测结果为为昼间62.0~75.0dB(A),夜间58.2~68.7dB(A),12处敏感点昼间预测值超标,17处敏感点夜间预测值全部超标。非空调期内,风亭、冷却塔噪声预测结果为为昼间61.8~75.0dB(A),夜间57.9~67.9dB(A),10处敏感点昼间预测值超标,17处敏感点夜间预测值全部超标。

2类区内4处敏感点,在空调期内,风亭、冷却塔噪声预测结果为昼间58.9~74.3dB(A),夜间66.9dB(A),3处敏感点昼间预测值超标,1处敏感点夜间预测值超标。在非空调期内,风亭、冷却塔噪声预测结果为昼间58.9~74.2dB(A),夜间66.9dB(A),3处敏感点昼间预测值超标,1处敏感点夜间预测值超标。

2)地面及高架段

评价区域为4类区范围内敏感点纯轨道交通噪声预测结果为昼间58.3~70.4dB(A),夜间55.6~68.1dB(A),环境噪声与现状监测值叠加后得到的预测结果为昼间65.1~74.1dB(A),夜间61.9~69.7dB(A),轨道交通运营后较现状增加量为昼间0.2~3.8dB(A),夜间0.5~5.4dB(A)。6处敏感点昼间预测值超标,超标率为85.7%,超标量为0.6~4.1dB(A);7处敏感点夜间预测值均超标,超标量为6.9~14.7dB(A)。

评价区域为3类区范围内敏感点的纯轨道交通噪声预测结果为昼间46.4~58.0dB(A),夜间43.7~55.3dB(A),环境噪声与现状监测值叠加后得到的预测结果为昼间55.6~65.4dB(A),夜间50.4~63.3dB(A),轨道交通运营后较现状增加量为昼间0.3~1.0dB(A),夜间0.3~2.2dB(A)。1处敏感点昼间预测值超标,超标率为50%,超标量为0.4dB(A);2处敏感点夜间预测值均超标,超标量为3.5~8.3dB(A)。

评价区域为2类区范围内敏感点的纯轨道交通噪声预测结果为昼间47.9~69.3dB(A),夜间45.2~66.7dB(A),环境噪声与现状监测值叠加后得到的预测结果为昼间48.8~70.3dB(A),夜间46.2~67.6dB(A),轨道交通运营后较现状增加量为昼间0.4~3.7dB(A),夜间0.9~3.9dB(A)。7处敏感点昼间预测值全部超标,超标量为2.1~14.3dB(A),除3处学校夜间无住宿外,其余4处敏感点夜间均超标,超标量为为0.3~19.0dB(A)。

3)综合基地

安吉综合基地评价范围内无噪声环境敏感点。场界外1m处的噪声在55~60 dB(A),昼间时段场界外1m处噪声可低于60dB,夜间时段多数噪声源停止作业,等效声级可低于50dB,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同时由于场界周围地形、建筑物阻隔,轮轨噪声辐射受到阻隔而衰减,所以综合基地噪声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

4)主变电站

金凯主变电站和秀灵主变电站周围评价范围内无噪声环境敏感点。根据预测,当主变电站变压器房屋布置于围墙内5m时,主变电站场界即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4)采取的措施

1)风亭、冷却塔

20处超标敏感点中,19处敏感点处的17处风亭将排风亭风道内消声器由2m加长到3m;9处敏感点处9处风亭、冷却塔建议拆迁邻近第一排商住楼,保证规划新建敏感建筑物与风亭、冷却塔距离不小于15m;5处敏感点处的4处风亭、冷却塔建议调整其位置及布局,保证敏感建筑物与风亭距离不小于15m,可使敏感点处环境噪声维持现状;1处敏感点处的1处风亭、冷却塔建议优化风口朝向,确保风口背对敏感建筑物。

2)地面及高架段

设置吸声式声屏障9处,计2760延米;其中3m高4处1910延米,4m高3处600延米,半封闭式2处250延米。设置通风隔声窗1处,计1500m2。

采取上述措施后,12处超标敏感点中,结合振动治理措施,5处敏感点设置3m高声屏障,4处敏感点设置4m高声屏障,2处敏感点设置半封闭声屏障,可使噪声维持现状;1处敏感点采取隔声窗措施可满足室内使用功能。

本工程对沿线环境的噪声影响在采取了有效的规划、管理和工程措施后,其影响是可以得到缓解。

4、振动环境

(1)保护目标

工程沿线环境振动敏感目标93处,其中住宅(含商住)71处,学校15处,医院7处。

(2)环境现状

各敏感点昼间的振动监测值为50.1~61.8dB,夜间监测值为47.8~60.8dB,分别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

(3)环境影响

以VLz10作为评价量,运营期列车运行振动在58.8~75.0dB之间,对照沿线各敏感点所在区域的振动标准值,昼间共有5处敏感点超标,超标量为1.0~2.7dB,超标率5.4%;夜间16处敏感点超标,超标量为0.7~5.7dB,超标率17.2%。根据统计,昼间5个超标敏感点全部位于“居民、文教区”内。夜间16个超标敏感点中,有5个敏感点位于“居民、文教区”内,其余11处超标敏感点位于“交通干线两侧”内。

全线15个敏感点中二次结构噪声的预测值为34.7~39.3dB。其中友爱医院1处敏感点由于距离线路近,列车通过时振动而引起的二次结构噪声超标,超标率为6.7%,超标量为1.3dB。

本工程线路经过烟墩岭烽火台路段,振动速度值为0.0001mm/s,本工程对烟墩岭烽火台的振动影响很小。经过邕江防洪古堤、古城墙路段,振动速度值为0.001mm/s,本工程对邕江防洪古堤、古城墙的振动影响很小。经过邓颖超纪念馆(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段,振动速度值为0.097mm/s, 经过冬泳亭段,振动速度值为0.098mm/s, 均满足《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GB/T50452-2008)所规定的振动速度标准限制,但线路经过邓颖超纪念馆(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段和冬泳亭段振动值相对较大,建议采取减振措施,消除工程振动对邓颖超纪念馆安全产生影响的隐患。

(4)采取的措施

对于超标的环境敏感点,根据不同超标量,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减振措施。本次评价建议采取轨道减振措施共47处(按敏感点计,包括冬泳亭和邓颖超纪念馆)。考虑到城市近几年发展变化很快,工程实施过程中沿线敏感点可能会出现变化,建议下一步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应根据敏感点具体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振动防护措施。

同时,环评建议对距线路水平距离在10m内(包括穿越)的15处居民住宅、学校、医院振动敏感建筑物和2处文物保护单位(邓颖超纪念馆和冬泳亭),在施工阶段采取注浆等加固措施,并在建筑物基础处设位移监测点,观察沉降、倾斜变形,设置专人观测敏感建筑物外观并做好原始记录,直至地下施工作业脱离影响区,且地表滞后变形逐渐稳定。运营期在上述17处敏感建筑物设监测点位,对其沉降、变形和振动影响进行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5、水环境

    (1)地表水

1)全线共设车站16座,综合基地一座。运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各车站乘客及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综合基地车辆洗刷、内部清洗、检修充电产生的生产污水。污染因子主要是CODcr、BOD5、SS、石油类和氨氮等。根据预测,工程建设后,全线新增污水排放总量为525.5m3/d。

2)沿线车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系统,最终纳入既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水质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的要求,所有污水均达标排放。

综合基地洗刷采用全自动洗车机进行车辆外皮洗刷作业,洗车污水回用;综合基地其余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相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的要求后排至市政排水管网,最终排入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综合基地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合理,所有污水均达标排放。

(2)地下水

1)本工程沿线地区的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灰岩岩溶水,地层富水性贫乏-中等,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排泄途径包括蒸发、渗流河道等,地下水总体污染程度较轻。工程影响范围内没有地下水源保护区,地下水总体利用程度很低。

2)本工程施工和运营期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轻微,重点应规范文明施工,避免油脂、油污等跑冒滴漏污染地下水。

预测各站施工的降水量在34.5~11756.9 m3/d之间,降水影响半径为19~489m,最大降水深度4.2~11.7m,会暂时影响到区域地下水的水位及储存量,随着施工完成、降水结束,地下水会在补给的作用下逐渐恢复到施工前状态,施工降水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长期不良影响。

圆砾层和砂层发育地段是降水诱发地面沉降的重点地段,本工程地下隧道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能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对地面交通及沿线建筑物影响较小。福建园站、体育馆站、朝阳广场站、火车站站、友爱站、秀厢站6座地下明挖车站,在施工过程中需大量抽降地下水,因此车站施工降水引起较强烈地面沉降的可能性较大,设计与施工应加强在这些路段的沉降控制措施。

3)避免过量抽排地下水,做好基坑围护止水,采取注浆止水、帷幕止水等措施封堵隧道漏水等措施是控制减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制定包括地面沉降事故在内的施工事故应急预案,是应对地面沉降的必要措施。

6、大气环境

(1)工程所经地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项目区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均指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本工程建成后,将替代大量的地面道路机动车交通,缓减交通拥挤程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经预测,在营运近期CO、HC和NOx在营运近期的削减量分别为383.01t/a、52.06t/a和53.81t/a,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3)本工程部分车站排风亭离周围敏感点较近,在夏季可能对敏感点有轻微的异味影响。建议风亭位置宜位于敏感点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结合噪声治理措施对离敏感点较近的风亭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使排风亭距最近敏感点的距离不小于15m。风亭建筑设计时应遵循“进风口朝向敏感点一侧、背向道路,排风口背向敏感点、朝向道路一侧”的原理进行布置。

综合基地食堂油烟应经过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净化后的油烟须经8m以上排气筒排放。

7、电磁环境

本工程地面和高架线路沿线居民电视均已接入有线电视网,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居民收看电视不受本工程的影响。

本项目建成运营后,各系统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后均小于国家标准限值,无论在站台、线路或变电所附近均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在变电所布局时,主变电器等尽量布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同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不影响设备安全和市政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前提下,主变电所可采取地埋式布置。

8、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沿线车站、综合基地生活、生产垃圾、动车废蓄电池等。根据预测,生活垃圾排放量不大,约820.3t/a。本工程开挖需要弃土方133.9万m3,拆迁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约6.677万m3。

生活垃圾通过集中收集,由环卫系统运往指定地点进行无公害处理;动车更换的废蓄电池由厂家回收,妥善处理,工程产生的弃土及建筑垃圾全部运至佛子岭路中段的弃土消纳场填埋,因此,本项目在施工及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小。

三、评价简要结论

南宁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工程(玉洞-西津)符合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南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南宁市环境保护规划,落实了规划环评所提出的优化意见,并结合环境功能区情况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线路基本沿城市主干道布线,工程选线合理。线路城区段多采用地下形式,减少了拆迁和占地数量,体现了环保原则。轨道交通是一种运量大、效率高、污染小的运输方式,能大量替代地面交通,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现象,减少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工程建设具有环境合理性,工程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公众参与表明,沿线公众积极支持本工程的建设。工程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产生噪声、振动、电磁、废水等环境污染,但相对于地面交通,本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较小,且通过落实设计和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四、公众参与及意见反馈

以上为南宁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工程(玉洞-西津)工程概况、环境影响评价、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环评结论等简述与要点。与其环境权益相关的单位、专家及公众可在通知公告登报后的15日内,通过邮件、信函、电话、传真等途径,将与本工程有关的环境保护意见与建议反馈至项目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

 

 

 

联系方式如下:

建设单位: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联 系 人:黎晨

电话:0771-2332997

传真:0771-2332984

电子邮箱:lic@nngdjt.com

通信地址:南宁市竹溪大道14-2号

 评价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联 系 人:韩立鹤

 电    话:029-82365893

 传    真:029-82365967

 电子邮箱:tyyhbs@126.com

 通信地址:西安市西影路2号

 邮    编:710043